搜索

热门文章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 01

    01

  • 01

    01

  • 01

    01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时代汽车微信公众号

车展微信公众号

>
>
>
“电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共享化”下的汽车设计该是什么样

“电动化、智能化、物联化、共享化”下的汽车设计该是什么样

分类:
汽车文化
作者: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18/07/25 16:14
浏览量
     新造车企业逐渐从梦想走向现实,产品从设想逐渐变成实车。随着一款款车型的曝光,网友对其颜值的评论是褒贬不一,持不同观点的人甚至在留言区就起了纷争。
 
  “方向盘正中的那块大屏,在发生碰撞气囊爆出时,会不会拍司机一脸的玻璃渣子?”
 
  “这个大白脸!服了。”
 
  “真车前脸有点像沙皮狗”、“太丑!很尴尬。”
 
  “只有我一个人没觉得这车丑吗?新能源车,外观自然会与传统汽车区分开。我觉得是简约大气。”
 
  楼下还有留言——“不是你一个人,去年我看到这款车就觉得它很炫酷,已交定金。作为审美极端强迫症,我买!”
 
  ……
 
  今年北京车展是造车新势力最新的一次集体亮相。相比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展出的概念车和量产车在造型设计上更为夸张,例如宽阔的车头、封闭的“格栅”、科技感十足的车灯、风蚀般的型面、大尺寸的车内屏幕等,这些代表着汽车造型的流行趋势吗?电动汽车和互联网汽车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在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需要避开哪些误区?
 
 
  记者采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造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彦龙,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邵景峰、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奇点汽车造型负责人杜宝南,艺行造车创始人兼CEO孙学琛,请他们一起谈谈汽车造型设计里的“江湖”。
 
  ■简约风消费者暂时不适应
 
  “新造车势力所表现出来的设计风格变化,在一定程度代表了汽车设计的流行趋势。”杜宝南说。每个造车新势力在设计中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动汽车造型设计,出现了从传统汽油车向新能源车过渡中的混搭现象,既有传统车的影子,又有由于功能变化而产生的形态、布局的调整。
 
  他说:“奇点汽车追求的是‘让汽车与人交流’的效果,将互联时代的多种生活场景和个性化需求融入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将汽车的颜色、线条、空间、声音、氛围与用户所获得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体验相对应,用智能化和人性化的设计为驾乘者打造真正‘懂你’的驾乘感受。我们并非盲目追求单一的酷炫形态,因为有时看似很酷炫的设计往往体验很差,甚至有些反人类。让出行更加舒适、便利、安全,这才是设计的核心。”
 
  孙学琛认为,纯电动汽车没有了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网联化和智能化又赋予纯电汽车更多的功能。动力系统的改变和技术的进步,给设计师更多的发挥空间。造车新势力正在创建自己的风格,所以我们看到了车型设计中的很多新变化。至于这些表现是否代表流行趋势,孙学琛认为还需要市场的检验,要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邵景峰虽然是传统车企的设计师,但他设计的电动车和互联网汽车已经在市场上热卖。他认为,当前纯电动汽车设计处于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没有标准答案。每个车企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策略,没有对错之分,适合自己的便是好的。
 
  李彦龙认为,造车新势力作为新进入者,车型设计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这是正常的“打法”。尤其是概念车的设计,囊括了各种”秀”——互联网技术、灯光技术、格栅、大屏、配色设计等。但到了量产车阶段,这样的设计能否得到市场认可?
 
  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是为用户服务,都要让用户满意。例如,现在很多电动汽车整体上和传统燃油车类似,但把格栅封上了。因为结构不同,电动车需要散热的部位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取消格栅的设计从功能上看没有问题,但从审美上可能会存在障碍。一方面,格栅的作用不仅是进气,还是表现档次和科技感的重要设计部分。取消格栅,这方面的作用会明显减弱。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目所能及的车辆绝大多数都是有格栅的,在审美习惯上一时很难接受没有格栅的车辆。
 
 
 
  ■新品类提出更高的设计要求
 
  当下,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电动车和互联网汽车在设计上有哪些新的特点?在设计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邵景峰认为,互联网汽车和电动汽车是两个维度,对汽车设计都会产生新的要求。互联网是一种功能,强调的是“在线”的形式,设计师更多的是要从“型面设计”转向“场景设计”上来,人和车的交互变得非常重要。纯电动汽车的设计,由于没有了传统的燃油动力,工程布置发生巨大变化,比如:车身比例的灵活度大大增加、进气需求的减少、对造型的气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邵景峰认为,纯电动汽车设计的过程中需把握好三大问题:一是去格栅化设计与品牌识别之间的矛盾;二是智能产品的寡淡风与雕塑风的情感之间的平衡;三是A柱前移带来的空间与A柱后移带来的视觉豪华之间的取舍。每一位设计师都要在这三个维度上根据时代环境的发展动态进行调整。
 
  杜宝南认为,传统车企的电动汽车从设计上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前卫、大胆,但从目前市场上的量产车型来看,依然或多或少带有传统汽车的印记,并不具备颠覆性的产品设计;而互联网汽车因具备互联网基因,并立足于用户的场景化需求,故而这些产品设计不仅前卫、时尚,且更具人性化。智能汽车的车身密布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这对于车身设计和喷漆都提出了要求,既要保证美观,又要确保功能。这也是与传统汽车设计的不同之处。
 
  孙学琛认为,现在电动车和互联网汽车在造型特征和元素上都在尽力表达自己的特点,尤其是车舱内出现更多的设计风格,家居化、智能化、科技化体验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汽车的特点。
 
  ■跟风标签化高级感缺失设计雷区要躲避
 
  对于设计中需要避开的误区,设计师们给出了建议。
 
  李彦龙认为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要避免为炫技而设计,脱离设计初衷就适得其反了。高科技应该是为了更好解决问题,但不能因为要用某个高科技,替代现有设计,反而会造成更多更大的问题,这是要尽力去避免的。比如,速度表用阿拉伯数字显示代替指针显示,识别性变得很差;二是交互设计不能简单粗暴,要实际考虑用户体验和效果。现在有些新车型的操控都用触屏、声控、视觉方式来解决,完全取消实体按键。在实际应用上,实体按键盲操作效果好,在驾驶视线不离开路面时可以实现操作。完全触屏做不到盲操作,易造成安全隐患。
 
 
  邵景峰提醒设计师要避免三个误区,一是盲目跟风。“跟风”毫无设计战略可言,更要警惕的是其降低了设计的价值;二是过度追求标签化。很多设计师一旦被动地为了不同而不同,就很容易忽略设计中对美的基本诉求。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价值诉求,造车新势力创业之初主打形象牌,所以颠覆感一定要大于美感,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种设计上的打法。而成熟车企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快速跟进市场变化,推出适合自身的变革设计;三是高级感的缺失。当前纯电动汽车一般定位高端,势必要营造出与之匹配的高级感,尤其对中国品牌而言更为重要。
 
  孙学琛认为,一个品牌要有自己的设计定位和设计策略,研究市场变化和车型设计的发展趋势,不能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