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文章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 01

    01

  • 01

    01

  • 01

    01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时代汽车微信公众号

车展微信公众号

>
>
>
吉利快速发展中有“虚火”?沃尔沃遭央视曝光后供应商又集体反水

吉利快速发展中有“虚火”?沃尔沃遭央视曝光后供应商又集体反水

分类:
投诉
作者:
来源:
时间财经
2018/09/24 23:11
浏览量
 
        2018年一季度,吉利总负债184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6.4%。
 
        一路高歌猛进的吉利汽车突然一个“踉跄”。
 
        在被知名媒体曝光压榨供应商事件大规模发酵后,9月18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0175.HK)股价“从年初高点至收盘接近腰斩”。
 
        整个事件肇始于吉利公布公司的半年报。8月22日,吉利汽车发布半年报称,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到537.1亿元,同比增长3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54%。
 
 
        毫无疑问,这当属上半年漂亮的一张成绩单。同期,只有上汽、长城汽车的净利润能与之比肩,多数自主品牌不是增收不增利,就是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讽刺的是,这却触发了供应商的痛处,由此揭开了吉利高利润下压低供应商压格、拖延货款的行为。
 
       “吉利的情况在制造业挺普遍的,这很正常。不过现在(被曝光),可能是因为它太‘红’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时间财经说。在风口浪尖上,多数业内人士不愿就此展开评论。
 
        据记者了解,吉利供应商危机早已有之。早在去年,就陆续有供应商吐槽吉利压榨过甚现象,吉利内部已离职员工也间接佐证过此事属实。在知乎上一个名为《在吉利上班是什么体验?》的帖子中,该匿名员工称:“吉利拖欠款也是出了名的,吉利内部很多人都对外部供应商说吉利的钱不好赚,所以觊觎吉利这块肉的人也要悠着点,准备好垫款这个无底洞。”
 
        但不知何故,此事并未在去年大规模爆发。直到今年9月7日晚间,央视财经频道“3·15在行动”关于沃尔沃XC60变速箱问题引发安全担忧的报道播出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舆论风向始才陡转。
 
        不同于以往,此次事件曝光后大有星火呈燎原之势。同时,资本市场深受影响。9月12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微博显示消息称,“香港恒生指数上周二跌入熊市区域,成分股中跌幅最大的三只股票是吉利汽车、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瑞声科技和猪肉股万洲国际,三者今年以来的跌幅均已超过40%”。不过该报道原文链接已经打不开。
 
        后院起火因为钱?
 
        吉利汽车自2014年以来高速发展,成功跻身自主品牌头部阵营。但在高速运转的同时,随着体量越来越大,过往不曾留意的暗礁也开始浮出水面。
 
        实际上此次的危机早有预示。今年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17年财报,2017年其总收益增加73%至927.61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达到106.34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超过108%,不仅超过了机构的平均预期,也超出了官方自己的预期。但颇为吊诡的是,财报公布当日下午港股收盘,吉利股价却应声大跌6.18%,相较于前一日市值蒸发123.08亿元。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从其财报中嗅出了风险。记者当时也梳理了其财报发现,2017年吉利汽车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皆为负数,并且去年吉利汽车因投资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增长惊人。其2017年投资净现金额为119.11亿元,较2016年25.57亿元增长3倍还多。在流动资产部分,其存货和应收款项也较2016年有大幅提升。
 
        多位人士质疑其资金链问题。原因是,近年来吉利在国内外四处并购花费不菲,钱从何来?仅仅是过去一年,吉利便收购了宝腾、路特斯以及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并成为沃尔沃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今年2月,吉利还斥资90亿美元收购了戴勒姆奔驰9.69%的股份。
 
        在国内,吉利汽车自2015年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新能源战略以来四处扩张,《国际金融报》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含商用车)领域投资接近1000亿元。
 
        8月底,因连续并购扩张资金链遭质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简称“吉利控股”,为吉利汽车母公司)不得不就此召集媒体加以澄清。当时,吉利控股集团CFO李东辉回应表示吉利目前各方面的财务数据都很健康,并称“2017年我们账面上的现金是540亿,只有不到50亿的净负债,远低于任何投资的最高级风险指标。”
 
        不过,吉利长于高杠杆并购是业内皆知的事实。在2010年轰动一时的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中,即是如此。由此,即便吉利宣称在入股戴姆勒一事上并未动用境内资金,但从其发债等行为仍旧能够看出,资金状况或并非如官方所言那么乐观。
 
        业内外都注意到,今年4月20日,吉利控股曾在上海清算所披露材料,计划发行20亿元中票。根据吉利控股方面回应,资金用途是为还债,其中10亿元用于归还集团公司银行贷款,10亿元用于归还公司企业债券,从而降低间接融资占比,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但7天后该计划因公司融资计划有变而取消。
 
        这只是一笔小数目。有媒体分析其募集说明,截至2017年9月末,吉利控股及其下属子公司待偿还中期票据35亿元,企业债22 亿元,公司债20 亿元,海外债7亿美元、5亿欧元和30亿瑞典克朗。合计77亿元人民币、7亿美元、5亿欧元及30亿瑞典克朗。公司负债合计上升至1678.7亿元,增幅达到72%。
 
        根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吉利控股总资产为2773亿元,总负债为1842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6.4%。
 
        公开数据则显示,吉利控股2014年至201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4.90%、74.41%、69.76%和67.3%,仅从账面上看,其资产负债率确如官方所言“处于优化状态”。
 
        不过,仍有分析机构注意到,尽管近三年净利润在明显增长,但是吉利在净利润质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利润)层面却退步了,其净利润质量从2015年的324%降低至2017年的112%。该机构分析称,吉利汽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从2014年开始下降明显,这意味着其偿债能力逐年下降。
 
        由此不难得出,同样一个数据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以2017年财报中的一个细节为例,吉利汽车于2017年11月提前赎回公司2019年到期的3亿美元(合约18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年利率为5.25%的优先票据,从积极层面来看,似乎验证了吉利“不缺钱”,因而可以提前赎回优先票据。反之,上述机构则分析称,公司进而又发行了3亿美元3.625%的债权,这“有望节省6千万利息支出”。
 
        沃尔沃深陷“质量门”
 
        如果说财务报表还可以通过内部转圜加以修饰,沃尔沃“质量门”的曝光则有着令吉利完全失控的风险。
 
        9月7日晚间,央视财经频道“3·15在行动”报道称,沃尔沃汽车旗下进口车XC60在高速上失速脱档,原因系双离合变速箱存在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引发广泛关注。
 
        央视曝光的并非个案。媒体调查称,自2014年起沃尔沃XC60车主就开始为此投诉甚至维权,但该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厂商和4S店的有效解决。今年以来,在各个地方车展都出现了沃尔沃车主拉横幅维权的身影。在央视曝光之后,沃尔沃发表声明致歉,却没有召回之意。
 
 
        对此,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市场副总裁车艳华在接受采访时称:“汽车召回要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法律政策要求来进行,具体情况还待商议。”
 
        沃尔沃S90长轴距车型、2016款沃尔沃XC90都曾因为质量问题启动过召回。不断曝光的质量门事件,令沃尔沃一直以来著称于世的安全性能口碑声誉扫地。
 
        这对吉利而言意味着什么?
 
        为吉利八年前收入囊中的豪华车品牌,沃尔沃汽车现今已经成为吉利控股的重要利润来源,吉利控股已有近7成营收来自沃尔沃。
 
        沃尔沃自2016年便频频传出独立上市传闻。今年5月,彭博社报道称,吉利控股集团已选择花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三大银行来帮助沃尔沃汽车今年年内IPO,估值预计在160亿美元到300亿美元之间。
 
        有分析称,如果沃尔沃IPO成功,吉利将凭借99%的持股比例成为最大受益者,除去此前收购沃尔沃的18亿美元,吉利或将得到282亿美元的溢价。
 
        但这一切在近两个月化为泡影。9月10日,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穆埃尔松(Hakan Samuelsson)宣布该计划被无限期推迟,其给出的理由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进行IPO并非最佳时机。”
 
        虽然此前吉利已经表态称,沃尔沃并不急于上市。但实际上并非不着急,而是投行认为沃尔沃价值被高估。
 
        实际上,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2017年其销量才跨过10万辆大关——沃尔沃原本计划2015年在中国市场实现20万辆销售目标。沃尔沃的保守被认为是发展不及预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沃尔沃此次的失蹄,会给吉利带来什么影响?目前尚不得而知。
 
        有意思的是,2018年7月19日晚间,2018《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正式揭晓。吉利控股集团以412亿美元营收位列267名,较去年排名上升76位。吉利官方在介绍时写道:“这是吉利控股集团连续7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以强劲发展势头,创榜单排名新高,7年劲升208位,增速位居行业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