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文章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 01

    01

  • 01

    01

  • 01

    01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时代汽车微信公众号

车展微信公众号

>
>
>
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这波操作,却让比亚迪涨停?!真相是……

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这波操作,却让比亚迪涨停?!真相是……

分类:
动力电池
作者:
来源:
连线新能源
2020/02/21 12:03
浏览量

 

  近日,特斯拉的一则消息使得国内新能源市场发生一波“巨震”。

  美国时间2月18日,据媒体报道称,特斯拉与宁德时代正在商讨使用无钴电池,即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

  截至发稿,特斯拉方面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投资市场已然率先做出反应。

  2月19日早盘,钴资源相关股票遭遇重挫,其中的领头羊诸如华友钴业、寒锐钴业均大单封死跌停。

  与此相反,磷酸铁锂电池相关板块则大幅上涨,多股走出“一字涨停”。

  特别比亚迪,继2月19日大涨后,2月20日更是迎来涨停,股价达到68.10元,总市值1857.87亿,迫近1900亿大关。

  显然,马斯克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努力,使得三元锂板块成为了“无钴”的牺牲品。

  与此同时,此次消息的传出,不仅昭示着特斯拉电池技术路径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的转变,更意味着整个电池供应链的一次大洗牌。

  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

  纵观目前的新能源车企,采用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等三元锂电池的不在少数。

  在此背后,是由于含钴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一般较“无钴”的磷酸铁锂电池更高,因此能够带来更强的续航能力。

  与此同时,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进一步让三元锂电池在与磷酸铁锂电池的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

  简单来说,此前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尽皆是“唯密度论”。

  甚至,在这条“唯密度论”的道路上,部分车企还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安全系数”。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特斯拉本身。

  来到2020,在国内补贴政策尚未十分明朗、同时电池能量密度无法“进一步”突破、短期盈利承压的当下,新能源车企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才是未来一段时间急需处理乃至“活下来”的唯一命题。

  而对于马斯克而言,“降本”就是其看中磷酸铁锂电池的主要原因。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三元锂电池电芯报价约在0.9元/Wh左右,磷酸铁锂电池在0.7元/Wh左右。

  一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国产Model 3在电池一项或将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降本,这无疑为国产Model 3价格的进一步下探打好基础。

  而如若特斯拉选择“无钴”电池进行降本,将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或许也是国内新能源车企从“唯密度论”到“唯成本论”的一个转变契机。

  因而,在此背景下,相对三元锂更安全、成本也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将很有机会“回归”主流。

  马斯克无意中“帮了一手”王传福?

  假设磷酸铁锂电池回归主流市场,那么最大受益者是谁?毫无疑问将是比亚迪。

  众所周知,比亚迪一直以来都是磷酸铁锂电池界的“佼佼者”。

  而恰逢其时的是,比亚迪近期也在磷酸铁锂电池上有了一次较大的技术突破。

  在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爆出,比亚迪将在3月推出新一代“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同时搭载在全新轿车“汉”EV车型上,续航将超过600公里。

  在成本和效率上,刀片电池的优势十分明显。

  由于采用更加“扁平”和“长条”的形状,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号称比传统铁锂电池提升了50%,成本能下降20%-30%。

  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价值更在于,大幅提高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完全可以与三元锂电池车型“一较高下”。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

  而此次特斯拉关于电池技术路径“转变”的消息传出,也无意中“顺手推舟”帮比亚迪做了次“免费推广”,更进一步明确其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功夫汽车认为,比亚迪凭借这块“超级磷酸铁锂电池”,在特斯拉转变电池技术路径的当下,将借此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电池市场份额。

  今天早上,花旗也发布报告称将上调比亚迪评级,并表示:“将会就此下调全球电池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并重申比亚迪为行业首选股。”

  该行还估计,比亚迪向外供应的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在未来3至5年潜在可取得全球相关电池市场10%至15%市场份额。

  换句话说,花旗也十分看好比亚迪。

  而与此同时,如若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优势足够明显,甚至有机会给全球新能源供应链格局来一次“重新洗牌”。

  功夫拍案

  估计马斯克也想不到,在这场日益激烈的国产化征程中,有一天也会无意帮到比亚迪这个老对手。

  而凭借于此,在国内市场乃至于全球市场,比亚迪更是有机会继续跟特斯拉“掰掰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