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章
· 华为上汽强强联合“尚界”品牌惊艳登场,鸿蒙智行再添新成员
· 构建多元产品矩阵 加速全球化布局 2.4T长城炮强势登陆澳洲
· 鸿蒙智行放大招,引领智能汽车迈向自主智能新时代
· “氢”装上阵,硕果连连 现代汽车氢能在华落地成果斐然
· 问界M9豪华车市场夺魁,累计大定突破20万辆树立高端豪华新典范
· 热忱信仰 热爱至上 领克03冠军版碳纤维驭风尾翼性能与美学的融合
· 双11天猫汽车收官战报|成交破百亿!汽车消费,一路狂飙!
· 智驭山河,跨越3万里:鸿蒙智行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硬实力
· 王濛种草问界新M7,国民SUV靠硬实力赢得冠军青睐
· 鸿蒙智行星光之夜璀璨夺目,问界M9大五座成业界焦点
· 聚焦数智化转型发展 出行行业新治理论坛成功举行
· 奏响家庭越野新乐章,二代哈弗 H9开创普及化辉煌时代
· 长城炮硬核登陆深圳改装车展 尽展极致产品魅力与无限改装潜力
· 被央视誉为“时代标杆”,尊界S800挑战传统超豪华车领域霸主地位
· 豪车新贵问界M9,累计大定超20万辆,前景无限力压群雄!
· 余承东携“四界”掌舵人亮相央视直播间,共绘鸿蒙智行宏伟蓝图
· 助千行百业 探民族文化 2.4T长城炮西南驾控体验营玩转西南七城
· “银河护卫队”出征 吉利银河成为第9届亚冬会官方指定用车
· 鸿蒙智行探索之旅:硬核产品力引领新能源汽车新风潮
· 问界M9大五座惊艳出场,重新定义奢享出行
· 智驾与安全并驱,问界M7 Pro成25万级国民SUV新宠
· 不卷价格也能销量持续增长,鸿蒙智行指明行业内卷的正确方向
· 40万辆下线书写问界速度,新M7系列交付量20万占品牌半数!
· 助力和田玉商分期购车,易鑫打造汽车金融“美玉”品牌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小米造车再进一步,耗资约5亿元人民币收购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团队来自微软研究院
8月25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Deepmotion(深动科技)相关订约方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以总交易金额约7737万美元收购。其中,2440万美元将以现金偿付,其余则发行代价股份支付。完成交易后,深动科技将成为小米全资附属公司。根据公告显示,小米集团以1490万美元现金收购深动科技28.84%优先股股权,再以6247万美元对价收购深动科技的71.16%普通股股权,并以现金及股份偿付。完成交易后,深动科技会成为小米全资附属公司。
8月26日,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晒照,宣布多位来自微软的“老同事”加入小米造车业务,而且透露拍照时间是几个月以前了。
据了解,深动科技是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专注于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感知、定位、规划及控制的算法,以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全套软体解决方案。相关资料显示:深动科技在2017年成立,法定代表人李志伟,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经营范围含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公司地点位于北京,公司规模为30-50人。小米集团总裁王翔针对小米收购深动科技一事回应称,自动驾驶技术是智能电动车最重要的技术,而深动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技术积累和落地经验。小米非常看好深动科技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希望通过收购,加速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研发。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董事长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将是自己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押上全部声誉。此外雷军表示,自己和公司很早就涉及汽车领域,并已有很多相关的积累,例如关联公司拥有的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共都有几百个,并且不少部门都和汽车有联动,自己对电动汽车产业非常看好。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定价区间将在10-30万之间,定位为中高端车型。小米发布的汽车一定会代表尖端技术和尖端水平,因为手机技术和汽车技术相通的,小米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在正式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后,雷军也被曝出到各地进行考察,频繁出入各个主机厂。6月8日,雷军曾低调造访了保定的长城汽车研发中心,虽然双方均未对外公布此次行程的目的内容,但业内都认为与小米的代工有关。
自6月份开始,小米官网就开始陆续招募与汽车行业有关的人才。从发布的图片来看,招聘岗位有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除此之外,招聘信息显示,上述工作地址有在北京海淀也有在上海徐汇区。值得注意的是,自从小米宣布造车以来,总部及工厂选址就备受关注。7月28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还通过微博官宣,小米汽车启动自动驾驶部门招聘,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人员,工作地点在海淀区。8月18日,据《汽车商业评论》报道,小米汽车总部和首座工厂基本确定落户北京,对此消息,小米官方并未给出准确的回应。
不难看出小米宣布造车后一边不断的拜访车企寻求合作,一边着手招聘自动驾驶人才,也充分表明了对造车的急迫感。虽然小米集团在手机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资金也足够雄厚,但对于小米而言,想要完全掌握成熟的生产线显然不现实,因为这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而且也需要很多时间来沉淀。就当前而言,作为一个跨界玩家,要想实现短期内实现项目或产品的落地,收购自动驾驶公司似乎是条捷径。不过想要真正要在造车领域存活下来仍面临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