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文章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 01

    01

  • 01

    01

  • 01

    01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时代汽车微信公众号

车展微信公众号

>
>
>
丰田马自达美国合资建厂,中国汽车品牌为何没法实现跨品牌合作

丰田马自达美国合资建厂,中国汽车品牌为何没法实现跨品牌合作

分类:
车市
作者:
来源: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18/11/23 14:47
浏览量
 
        日前,丰田和马自达发表了声明,双方在美国的合资工厂将于下月动工建设,双方共投资16亿美元,双方各持股50%,该合资工厂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将于2021年投产,其中马自达生产一款跨界SUV产品,而丰田则生产千万级销量轿车产品卡罗拉。
 
 
        那么其实这么一则新闻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很有感触的,在日本或者其他海外国家,汽车跨品牌的合作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现在的丰田和斯巴鲁,再比如戴姆勒-雷诺-日产联盟,已经成为跨越德、法、日三国的汽车技术合作联盟,不过如今随着戈恩的被捕,这个联盟的前景可能会蒙上一层阴影,但是过去这些年,包括丰田-斯巴鲁,戴姆勒-雷诺-日产联盟,依然通过技术合作,取长补短,为各自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那么为什么这些海外汽车品牌甚至可以跨国家、跨洲际的合作,中国品牌为什么却很难实现跨品牌的合作呢?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内,以各种理由的内讧,直到目前为止,可能我们也就看到了长安和比亚迪在电动车之间的合作,其他品牌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合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合作的基础除了诚意就是各取所需,对于很多海外品牌来说,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比如日系车的可靠性,德系的底盘调校,所以很多海外品牌的合作主要建立在各自品牌有优势的前提下,所以这些品牌一经合作,就能取长补短,各自补强自己的短板。
 
        但是中国品牌,却没有这样的前提存在,不是中国品牌无懈可击,而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品牌本质上没有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底盘、发动机、整车制造等方面,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很多品牌体现出来的产品力本质上不是自己的核心产品力,而是供应商的竞争力。比如今年几乎所有自主品牌叫得上名号的新车都搭载的语音系统,大多数都来自于科大讯飞。所以在核心技术没有长处,那便没有了合作的前提,对于电气化配置这些东西,都不是需要车企合作来完成的。
 
 
        而另一个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就是市场的问题,对于很多海外品牌来说,一个国家的品牌是相对比较少的,比如德国,相对比较出名了就是大众系(包含旗下豪华品牌)、宝马、奔驰这几个大的车企。而日本作为全球汽车产业最成熟的国家之一,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但是这些品牌几乎无一例外,都成长成为海外品牌。那么征战海外市场,如果能达成合作联盟,尤其是斯巴鲁和丰田这种,对于压缩成本,提高竞争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组团征战海外市场,扩大各自的市场半径就是一个必然的前提。
 
 
        而在中国品牌里,至少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海外车企,那些往海外市场出口了几台成品车的车企也完全算不上,所以中国品牌只有一个市场,那就是国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就那么大,合资品牌已经切走了一大半的份额,中国汽车品牌又那么多,基本完全不具备征战海外市场的能力,所以只能在窝里斗,那么再加上前面我们提到的中国品牌核心技术集体缺失、产品同质化,所以竞争甚至恶性竞争,或者说全体陷入价格战的泥淖,这样的情况下,谁也不敢和其他品牌一起合作。
 
        当然中国市场还有一个很多海外汽车大国不具有的特殊情况,那就是合资品牌的存在,对于很多中国品牌来说,背后的靠山都不是自己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而是合资品牌,尤其是华晨这种,时刻将合资对象宝马挂在嘴上,也就将宝马的淘汰技术奉若神明。而还有一种情况便是,在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中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合资自主,相当于是自主品牌得到了合资品牌的上一代技术的支持,产生的新品牌,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原来的启辰汽车等等,那么合资品牌和合资自主的存在,基本上就切断了中国品牌跨品牌合作的可能性,大家各自都有合资靠山,互相也就没有合作的动力,这或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中国品牌为什么发展多年,只是在增量上不断进步,但是依然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走出去,成长成为国际品牌,当然更别谈跨品牌合作的必要性。所以看到这些海外品牌的合作和联盟,中国品牌的诸多问题也就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这些都值得中国品牌去尝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