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文章

热门视频

热门标签

  • 01

    01

  • 01

    01

  • 01

    01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

时代汽车微信公众号

车展微信公众号

>
>
>
特斯拉缘何硬怼拼多多?全是因为拼多多做了这件事情……

特斯拉缘何硬怼拼多多?全是因为拼多多做了这件事情……

分类:
车市
作者:
来源:
上海汽车报、华商韬经等综合报道
2020/08/25 23:29
浏览量
 
         沸沸扬扬一个月的拼多多“大战”特斯拉的事件仍未落幕。近日,拼多多与特斯拉关于车辆交付事宜再起争端,引发舆论风波。
 
         8月14日,湖北武汉的消费者参与了拼多多的“万人团活动”领取补贴之后,在完成全部支付并准备提车时,特斯拉方面表示,该订单疑似代购,涉及转卖,依据合同约定取消订单。
 
 
         随后,拼多多在18日晚间公开表示,在宜买车与拼多多的协助下,此前被特斯拉拒绝交付并取消订单的团购车主成功提车,并已为车辆上险。该用户随后也向媒体确认当日晚间已提车并上车险,不过购车所使用的账户为家人账户。
 
         但特斯拉在19日早间公开回应称,武汉车主交付的报道中,使用的拖车、签字文件以及交付操作流程均不符合特斯拉交付规范,非特斯拉正常流程。
 
         拼多多与特斯拉的持续“互怼”,引起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在微博上的热度也是相当之高。
 
 

 
         对于此次事件,多位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特斯拉没有权利擅自取消订单,应当给消费者一个交代。但也有观点表示,拼多多和宜买车组织的团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授权的代销代售行为,即无权代理行为。在拒交事件发生初期,也有不少舆论在指责特斯拉“霸道”。近日,关于电商平台售车的反思开始出现。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7月20日,宜买车在其拼多多官方旗舰店发起了一场“特斯拉Model3限时秒杀万人团购”活动,秒杀于6天后开始,团购价便宜2万。虽然只有5个“中奖”名额,最终还是吸引了超10万人参与,但最终特斯拉却拒绝向被其识别出的拼多多团购消费者交车。
 
         事实上,活动还未开始,拼多多就与特斯拉杠了起来。
 
         7月21日,特斯拉就曾紧急声明:没有和宜买车或拼多多有任何团购活动方面的合作。
 
 
         按道理,卖车的是宜买车,拼多多只是提供了平台,看到特斯拉的声明后,它应该去追究一下宜买车,并在得到特斯拉对宜买车的授权之前,从保护消费者利益角度出发,取消这个活动在自己平台的开展,防止有消费者最后无法提车。
 
         但拼多多却直接跳出来回应称,团购车辆以及补贴都真实有效,活动继续进行。最终,上演了一场主动贴钱帮特斯拉卖车,但特斯拉非但不领情,还连交易都不愿承认的荒唐闹剧。
 
         期间,拼多多与特斯拉就团购车主是否顺利提车,发布了不少消息,并引起广泛的关注。总结下来的核心就是,拼多多先是放出车主已顺利提车的消息,被特斯拉辟谣称为“假新闻”之后,宜买车又在官方微博声明称,已于8月18日在特斯拉长沙门店以其他人名义当日付款提车,并运送至武汉交于车主手中。
 
         目前,武汉车主以及其他团购成功的消费者是否如愿提取到特斯拉,仍然扑朔迷离。但梳理大量信息可以确认以下最基本的事实:
 
         第一,宜买车的活动完全没有得到特斯拉的授权,而拼多多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第二,明知宜买车没得到授权,明知特斯拉反对该活动,也明知消费者可能买到车之后存在无法提车风险的拼多多,非但没有终止宜买车的活动,还不遗余力为其撑腰出力,做出一系列令品牌方特斯拉厌恶、甚至声明要采取法律行为的事。
         
         第三,特斯拉没有提供优惠价格给宜买车或拼多多,但消费者确实在下单时享受到了补贴。如果最终消费者提到车,所谓的优惠,不过是宜买车或拼多多帮消费者补了差价。
 
         总结下来就是,虽然特斯拉没有授权,虽然是宜买车和拼多多霸王硬上弓,但特斯拉的车款还是该收的都收了,并没有损失,而且还因此多卖了车。
 
         媒体观点
 
         谁都没错?那整个事情怎么会出岔子?
 
         新浪:虽然拼多多对于特斯拉确实没错,但拼多多对于消费者,或许有未尽足义务之嫌:它承诺了自己实际上并没法保证的事。关于整个事件,请不要忘记,这涉及三方关系,并不是“拼多多+消费者”与“特斯拉”两边的矛盾。拼多多似乎忽略了特斯拉买卖合同中禁止转卖的条款,或者说过于自信能轻易在法理上说服特斯拉。虽然我们认为特斯拉拒绝交车是能代表现代商业社会规范的,但合同中“转卖”条款确实不够清晰,相关的司法解释也确实不足以提供支持。真的诉诸法律,特斯拉赢面其实并不大。
 
         网易:武汉车主已提车?特斯拉:对自导自演,制造新闻表示愤慨。
 
         PingWest品玩:特斯拉告诉拼多多: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影响直营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在交付过程中涉及具体的车主身份等信息登记,因此流程中有条件获取“不明”渠道来源的消费者信息,而在直营模式下,商家对这种“不明”渠道更为敏感。尽管最终仍是以消费者的名义在特斯拉官网上下单,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却被悄然破坏。
 
         凤凰网:争议从上个月开始浮出水面,其核心是特斯拉的直销模式。
 
         网易:特定的低价如果不是在同一销售渠道中进行,有可能冲击其定价体系,甚至伤害到长期品牌战略。
 
         腾讯: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用户交车,修理厂敢拒绝线上平台的流量吗?
 
         中新经纬:如果拼多多在“碰瓷”特斯拉一事中得到了法院的支持,那么以后拼多多将可以恣意“扰动”各大品牌的“经销模式”以及“神圣的定价权”。也就是说,拼多多可以“借用”各大品牌的影响力,换取自己的流量和利益。如果这样的模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保护,那么今后各大品牌该何去何从呢?
 
         汽车电商是伪命题吗?
 
         腾讯网:汽车电商在这个案例中起到的完全是反面作用,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都没有减少复杂的汽车交易链条,只是想利用品牌壮大自身,很难获得业内认可。随着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纷纷推行直营模式,整个行业也呈现出直营化趋势。每个平台的基因不同,能否获得市场的长期认可,还要看它能不能在某些环节真正提高效率。
 
         新浪科技:拼多多逐渐成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电商平台,接下来面对的终极挑战,也恰恰是探索如何与高溢价品牌共赢的可能性。
 
         经济观察报:品牌商与平台的磨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12年前,在阿里巴巴还只有淘宝的年代,其也曾被大量品牌商拒绝入驻。现在,天猫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厂商的主要售卖渠道。与品牌商建立更好的沟通,是拼多多目前需要提高的能力。
 
         时代汽车网小结:
 
         首先,拼多多虽然市值千亿美元,但是却山寨的头衔一直困扰着它。因此在捆绑大牌上,这些年,拼多多可谓用足了心思,碰瓷名牌对它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这也是它为什么明知特斯拉没有授权宜买车,还要竭尽全力推进团购的原因是通过贴钱碰瓷大品牌,希望让消费者认为,这些国际大品牌都入驻了拼多多,同时拼多多有能力和大牌谈出更高的折扣。
 
         另外一方面,既然没有少卖车钱,还多卖了车,特斯拉为什么要如此不买这个账?非要公开鄙视宜买车和拼多多并与之切割?而不是像有些品牌那样,睁只眼闭只眼,事情就过了。
 
         答案就是:拼多多的这个行为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特斯拉比相比其他品牌更懂得品牌的重要性,也更珍惜自己的品牌并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品牌价值,珍惜客户保持对品牌渠道的忠诚度,因为这些是特斯拉生存的基础。特斯拉虽然价格经常无预告调整而被诟病,但是其因为引以为傲的直营体系,确保了产品价格的可控性,同时也保证了特斯拉的销量和品牌形象的稳步提升。
 
         而宜买车和拼多多这类举措,是杀伤其品牌的毒药。这会影响更多潜在的特斯拉消费者,他们会继续观望,特斯拉官方会不会再降价?宜买车和拼多多会不会再补贴?而这样的活动被广泛传播,更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则会认为,这是特斯拉联合宜买车和拼多多推出的活动,甚至认为,只要通过拼多多,就能买到特斯拉的特价车。这种价格混乱的印象,对特斯拉来说,是致命的。不仅价格体系被打乱,直销渠道被挖破,品牌段位被拉低。
 
         而对于拼多多来说,他获得是巨大的流量和消费者认可。但对于特斯拉、戴森、SK-II、LA MER海蓝之谜、凯迪拉克等被蹭大牌的企业来说,留下的是一地鸡毛。
 
         只是这次拼多多没想到遇到了特斯拉这么“刚”的企业而已。
 
         一个靠蹭品牌,碰瓷名牌,只做损人利己的企业,能否走向商业文明,建立比肩淘宝和京东的品牌形象呢?可能性微乎其微。